联系电话

常州“毒地”事件旧闻如何引爆网络

来源:中青在线   更新时间:2017-01-20   作者:周婉娇 王帝   点击:1513次

        4月17日,央视的一则报道,将常州数月前的“旧闻”演变成了全国性话题。
 
        在央视的报道中,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被检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而学校北边的化工厂旧址环境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这与之前常州有关部门回应的检测结果“完全达标”天差地别。
 
        如此,“毒地”报道很快引爆舆论场,环保部、教育部相继介入,主流媒体纷纷跟进。
 
        据公开报道,早在1月4日起,新华网、澎湃、财新等媒体就报道过常州修复“毒地”的争议。此后三个月,媒体报道与官方辟谣开始循环上演,最终在央视的报道下急速升温。
 
        至今,“毒地”的身影在各大传媒终端随处可见,这则旧闻“污染”力怎么就这么大?
 
        “毒地”之殇引爆网络
 
        常州“毒地”事件,又是一起炒“旧闻”而火起来的舆情,可以说整个事件,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次生舆情灾难。
 
        截至4月21日下午15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常州“毒地”事件相关信息15599条,其中新闻4694条,微博原创量6443条,微信文章1695篇,论坛及博客文章1643篇。截至21日下午17时,由央视新
 
        闻官方微博主持的话题“被污染的学校”已有9407.7万阅读,14万讨论。舆情在4月20日达到高峰。
 
此前在一月份,对于舆论反映的污染问题,常州市多次引用监测数据力证“一切正常”,“隐患可控”。对于家长们的搬迁过渡诉求,常州市选择对污染地块进行修复,未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造成“数百学生明知身体受到毒害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坚持上学”,舆论怨气被压制。
 
        直到央视将数百学生患病的事实与“毒地”联系,舆论便再也压不住对“捂盖子”的怒火了。在央视报道中,记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受访者既有学生家长,还有常隆化工老员工、高校相关学者、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施工工人、环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更是曝光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报告显示,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千倍之上。
 
        有评论感慨:“一方面,这说明了央视在舆论监督中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地政府部门所说的‘高度负责’也并不是那么凛然正气,更像是在央视所掀起的舆论压力面前撇清责任。”
 
        惊人的环评数字和学生患病报告,加上常外未批先建的细节被曝光,以及官方再次通报“监测正常”,公众的愤怒就这样被引爆了。舆情前后的累加效应使得1 1大于2,如下图所示。
 
        公众是否能够接受“不了了之”
 
        目前,常外“毒地”事件在舆论场已发酵5日,舆论热度丝毫没有消退迹象。
 
        对于18日常外发布公开信质疑央视新闻,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网民观点显示,过半网民力挺央视,批评常外排斥舆论监督,不够坦诚。网民追问:如果没有这则新闻,没有舆论场的引爆,没有媒体的追踪,那后果该是怎样?”
 
        对此,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常外指责媒体有“报复”的意味,因为舆论监督把学校推到了风口浪尖,处境狼狈。同时,试图把事件搅浑,以扰乱视听、转移社会注意力。但是,这种自说自话的表达因为缺乏说服力,自然难以取得信任。
 
        在民间舆论场上,数据还显示,超七成网民对“捂盖子”行为不满,对当地环评表示不信任。
 
        网民“文力弓”认为,常州毒地之所以现在出现媒体与当地政府学校各说各话,关键是没有一份各方都认可环评报告,“国内的环评公司因为有太多的实际利益的牵绊而无法中立公正的作出环评报告”。
 
        常州官方已然陷入“塔西佗”陷阱。
 
        这几天,常州市政府官方微博已停止更新相关信息。但显然,公众不能接受此事件不了了之。就算官方再次“冷处理”换来一时的舆论平息,会留下巨大舆情隐患。此前的毒疫苗案被炒冷饭,结果再造舆论风波就是最好的例证。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官方需正视舆论,以免害人害己。
 
        同样是由于官方的沉默等等原因,中青舆情分析师观察发现网络舆论的中心,正由本事件向“外”扩散。数据显示,24%网民相信,常州事件不仅仅是个例。持此意见者,不乏一些建筑、环保从业者。
 
        比如认证为“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业务经理”的网民“裴正浩”就透露:“其实,控规、规划选址、规划环评报告、项目环评报告等一系列环节都有着不可多说的“秘密”,常州绝非全国唯一一例,就我看到的规划项目,就有四周环绕工业的,且包含三类工业的。”
 
        《新京报》文章也提到潜伏“毒地”的问题,“跳出个案,此次常州出现的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的‘毒地’,绝非孤例”。文章还指出,“毒地”修复治理难,但再大的难度也必须克服,毕竟,捍卫环境安全和公众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
 
        加快土壤环保立法进程是“解毒”关键
 
        如今,被愤怒与恐慌所挑动受众不禁思考,“毒地”能否禁绝?数据显示,6%网民意见认为,加快土壤环保立法进程是“解毒”关键。
 
        辽宁省沈阳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的官微坦言:“土壤污染防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尚处于空白。”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则表示,常州“毒地”事件更加显示了国家应加快土壤污染治理的立法速度。
 
        此外,还有不少网民关注着患病学生的治疗情况。
 
        令网民“帝衣Dee”心痛的是,事情发生了之后,“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对所有孩子进行检查么?不应该先资助有问题的孩子进行治疗么?调查,追究责任,推卸责任,这些有孩子的健康重要么!”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的介入,媒体舆论的深入挖掘,常州“毒地”事件的前因后果已趋近最完整的真相。然而真相并不能平息舆论对“毒地”的愤怒,如果涉事主体的责任不能被追究到底、学生群体的健康不能被承担到底、土壤治理的法规不能填上空白,有关此次常外“毒地”的舆论还将继续发酵。甚至,还将会有更多“常外”见诸媒体,引起公众对恶性环境污染的关注。
  • :028-86697625
  • :028-86697625
  • :1211200839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1栋11层1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