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宜宾市珙县“三聚焦”修复生态造就青山绿水净土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22-10-14   作者:未知   点击:233次

6·17”地震转入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珙县立足山区县实际,着力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抓实震后生态修复,把生态环境重建工作列入六大重建工程之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确保珙县生态快速修复并优于震前水平。截至2020年9月,3个生态重建项目全部圆满收官。

聚焦林业生态修复,多措并举让青山常在。一是强化统筹协调,落实好工作保障。按照项目分解和项目管理要求,高起点编制完成了《珙县灾后重建15000亩“竹+桢楠”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做到生态优先、适地适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同时,分管县领导带队多次到省市对接,筹措资金200万元,整合资金478万元,为项目顺利推进落实了补助资金。二是强化指导服务,落实好技术保障。为确保造竹种苗质量关、造竹施工质量关,由乡镇组织开展造竹技术培训,县林竹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开展技术指导,尤其是重点造竹基地,采取“一对一”的技术服务指导。同时,为适应竹木最佳植造期,提升其成活率,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即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改造培育“竹+桢楠”1.5万亩外业作业。三是强化检查验收,落实好政策保障。该项目涉及全县13个乡镇,造林主体为各乡镇农民。珙县采取乡镇自查,县级验收的方式。在县级验收合格后,于今年8月按照批复方案通过“一卡通”方式将全部补助资金兑现到造林主体。同时,落实专人负责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确保项目经得起审计和历史检验。

聚焦河水生态修复,多元治理让绿水长流。一是立足河情,推行生态隔离治理。在项目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珙县积极协调,推进项目按时序进度建设。生态隔离带位于长宁河珙泉段,按照河域流向趋势,隔离带采用斜坡式护岸结构,外观采用复古装饰设计,重点对河道左岸魏家坝台地、右岸蒲家坝台地的污染源进行分段隔离,避免河水污水交织。二是立足环保,推行污水净化治理。珙县洛浦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系统采用FBCB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通过有氧生物附着生长的反应系统(固定生物循环床),有效减少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悬浮固体以及营养物浓度,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处理容量灵活,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品,针对乡村污水的冲击性等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治污能力。三是立足发展,推行生态防护治理。立足乡村旅游、群众文化生活等实际需要,着重对洛浦河两岸坡面进行植绿造绿、全面绿化,建设步行和垂钓等休闲平台,切实将绿色生态、防护治理、休闲娱乐等元素有机融合于一体,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聚焦土壤生态修复,多力协同让净土无暇。一是领导包干,靠前指挥鼓斗志。该项目采取县领导包干、县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蹲守实施的强力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包干县领导深入一线实地办公,每周督导进展,攻坚阶段每日召集例会,及时快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任务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二是部门联动,协调一致解难题。珙县余家老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壤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项目仅靠一个部门难以顺利推动实施。为彻底解决该问题,经过县重建办等统筹协调,由县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力推珙县余家老垃圾填埋场土壤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项目进入中央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并获批上级专项治理资金900万元。在县住建城管局、巡场镇等单位通力配合下,全面完成了该垃圾填埋场土壤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项目。三是群众参与,齐心协力强推进。由于余家老垃圾填埋场未正规封场、臭味满天、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受其影响较大。在余家老垃圾填埋场土壤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项目推进过程中,附近群众大力支持,主动出工出力,积极参与治理项目,使该项目进场快、推动快、完成快,确保了土壤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高质高效全面完成。

  • :028-86697625
  • :028-86697625
  • :1211200839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1栋11层1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