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世界土壤日”再临,污染防治“防火墙”高筑中!

    2023-03-01

    2022年12月5日,第九个“世界土壤日”call你关注土壤安全。今年的世界土壤日主题为“土壤,食物之源”。     民以食为天,不少蔬果的生长都要依赖丰沃的土壤环境,因此,关注食安,也免不了对土壤环境加以管控,据了解,世界土壤日的设立之初,便是希望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及提倡可持续的土壤资源管理。     近年来,各地始终密切关注并及时更新地方建设与...

    查看更多
  • 关于对土壤修复行业的一些认识

    2023-02-28

    1、土壤修复概念 土壤修复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土壤修复按照对象可分为耕地修复、矿山污染修复和污染企业搬迁所形成的场地污染修复。 2、市场空间大 2.1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

    查看更多
  • 政策与市场双重加持 土壤修复变身行业“新宠”

    2023-02-28

    随着2016年“土十条”的发布,我国对污染地块和耕地安全利用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土壤污染治理市场逐渐成为行业新宠。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土壤资源匮乏。而长久以来“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再度给土壤环境留下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查看更多
  • 有机污染土热修复微观机制及低碳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2023-02-23

    热处理是修复有机污染土的有效方式之一,如何更快、更高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土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同时关注修复成本和效率,会带来更大的能耗,不符合绿色低碳修复理念。如何确定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微观性质的转变机制、修复达标后剩余工程价值以及评价修复的低碳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利用结构表征、形貌表征和化学...

    查看更多
  • 有机污染土热修复微观机制及低碳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2023-02-20

    热处理是修复有机污染土的有效方式之一,如何更快、更高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土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同时关注修复成本和效率,会带来更大的能耗,不符合绿色低碳修复理念。如何确定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微观性质的转变机制、修复达标后剩余工程价值以及评价修复的低碳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利用结构表征、形貌表征和化学...

    查看更多
  • 我国已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2023-02-20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30余份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出了规定部署。日前,记者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部协同自然资源部积极指导31省(区、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查看更多
  •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什么办法修复?

    2023-02-17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

    查看更多
  • 农田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原理与实践

    2023-02-16

      所谓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利用特异生物对污染物的代谢过程, 并借助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的某些措施加以强化或条件优化, 使污染环境得以修复的综合性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其遵循的生态学原理包括循环再生:利用环境-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加大物质的循环和再生速度;和谐共存:植物-微生物-其它生物相互协调互为促进;整体优化:...

    查看更多
  • :028-86697625
  • :028-86697625
  • :1211200839
  •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1栋11层1178号